艾艾贴_前海艾艾贴价格表-艾艾贴全国总代理赵泽红加盟艾灸博客

欢迎访问深圳前海艾艾贴网站!(https://www.weishangqiye.com)
购买产品 艾艾贴介绍 资质证书 艾灸知识 艾灸深度调理 每日一课 企业文化 艾艾贴资料

北方干冷、南方湿冷!小心阳气被「偷」走,请收好这份防寒指南--艾艾贴分享

2024-01-31 21:13:44分类:每日一课 阅读:9

记住艾艾贴总代赵泽红网址:

www.weishangqiye.com


近日,受寒潮影响,

南方多地遭遇今冬以来

强度最强、范围最广的雨雪天气。

#广东变广冻#

#南方的湿冷到底有多难熬#

接连在各社交平台上刷屏。


不少网友表示,

南方的冷真的就像「魔法攻击」,

刺骨的湿冷好似能穿透一切防护,

穿再多衣服也难以御寒↓↓↓




据中央气象台的消息,

南方低温湿冷将持续至26日,

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接近或打破历史同期纪录,

需警惕「雪后寒」,做好保暖措施。

 

为什么南方气温没有北方低,

却往往会感觉更冷呢?

南方湿冷冷入骨髓,

北方干冷也不容小觑,

该如何正确应对?




为什么湿冷会让人感觉更冷呢?


事实上,我们常说的气温仅代表空气的温度,并不代表人体对周围环境的冷暖感知。而风速和相对湿度是影响体感温度的两个重要因素。


在低温环境下,如果空气湿度大,身体的热辐射会被空气中的水汽吸收,加速肌体散热,因此体感温度会低于气温。


在冬季,南方空气湿度达到70%以上较为常见,空气水汽含量高,空气中密布着直径只有几微米的液态小液滴。


这种小液滴人眼虽然看不见,却很容易粘到人的皮肤上,随着蒸发带走身体的热量,就算穿着衣服也防不胜防。


因此,同等温度下相对来说,湿冷更难防,感觉上也更冷。




01

应对南方湿冷:祛湿要养脾


南方冬季潮湿寒冷,此时若人体因先后天失养、久病体虚等致体内正气不足,湿气极易与寒邪结合侵入人体,使人像被冰水浸泡一样,无法真正地从内而外暖起来。


《黄帝内经》中将其描述为:「故身寒如从水中出」。


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本身脾胃比较虚弱,运化失职,湿从内生,再遇到外部的寒湿侵袭,外湿和内湿就会联合起来,致脾阳不振,运化无权,寒湿停留在体内会阻滞气机,伤人阳气。


针对这一情况,艾灸曲池、阴陵泉、委中、丰隆等穴位,能起到健脾温中、化湿和胃的作用,通过提高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,帮助祛除体内的寒湿。


曲池、下廉、温溜、偏历、阳溪.jpg
曲泉、膝关、yin陵泉.jpg
yin谷、委中.jpg
丰隆、条口、下巨虚.jpg


艾灸的同时,也要配合饮食,多吃能够温补脾阳的食物,如小米、大枣、山药、桂圆、南瓜、红薯等。这段时间还可以多喝些姜枣茶。


姜枣茶:准备带皮生姜3片,红枣、桂圆各2颗,红糖适量,加水煮10分钟后饮用。


大枣性温味甘,生姜性温味辛,两者搭配有「辛甘化阳」之功,历来都是排內寒的黄金担当。姜枣茶煮好后一定要趁热喝,通过身体发汗带出体内的寒气。



02

防范北方干冷:除燥要养肺


北方冬季天气寒冷干燥、多大风,寒邪与燥邪为伍,易伤肺伤表,引发感冒、咳嗽等。


中医认为肺主气,司呼吸,喜润恶燥,不耐寒热,在这寒冷干燥的环境中,若防护不当,作为阴邪的寒邪乘虚而入,会伤及肺脏阳气,同时燥邪其性干燥,还易耗人体津液。


所以北方的朋友,这段时间一定要多饮水,通过补充水分,保持呼吸道湿润,有助提高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,同时宜多吃些滋阴的食物,例如雪梨、蜂蜜、银耳、百合等。


除此以外,养好肺也是防病除燥的重点,人体上的肺俞穴、太渊穴、中府穴、孔最穴、鱼际穴都是能够养阴润燥的养生穴位,时常艾灸刺激这些穴位,能对肺脏起到补益作用。


大椎、大杼、风门、肺俞、膈俞.jpg
太渊、经渠、列缺、孔最、尺泽.jpg
云门、中府.jpg
少商、鱼际.jpg


肺为华盖,有「卫外」功能,可以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,但这种功能必须在肺气充实的基础上才能发挥。


故防寒防病需注意调理肺气,常灸以上穴位,可令肺气壮、卫外功能强。



*文章有效期至2024年1月31日

*文章转载来自 艾艾贴订阅号   

*文章部分内容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*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感谢!

*本文如有侵犯了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,告知即删;
*本资料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意味对此作出任何承诺;

*注:以上内容仅提供一种治证思路,供参考。

*本资料仅供内部学习资料,请勿做商业使用;


深圳前海艾艾贴授权9年总代理 授权总代:赵泽红 微信号:18823198636

累是常态?可能是气血不足了!教你几个低成本的「大补方」--艾艾贴分享

过年怎么吃得健康还不长胖?很简单,只需要做到这几点--艾艾贴分享

相关推荐

发表评论:

评论记录: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

关注我们

    中国石斛网
返回顶部